(當心梅雨季多發病)
梅雨季節里,空氣濕度大、氣溫高,衣物等容易發霉。這種高溫潮濕的天氣為霉菌大肆繁殖生長提供了溫床,人們的健康由此受到影響,比如皮膚病、急性腸炎、關節炎疾病的病人明顯增多。
衣服不透氣癬病找上身
每年梅雨期都是皮膚科就診的高峰期,而因真菌感染引起的頭癬、體癬、股癬、手足癬等,更是第一高發皮膚病。由于梅雨時節連續降雨,天氣悶熱,空氣潮濕,給真菌繁衍提供了溫床。很多人都覺得身上這里癢、那里癢,到醫院一看,很多是“癬”在作怪。梅雨季節,正是各種霉菌活動最為猖獗的時期,極易使人產生各種感染性疾病。最常見的就是各類癬病如手癬、腳癬、股癬,以及婦科炎癥。
高溫潮濕的天氣里,應盡量穿透氣性好的棉、絲等材質所制的衣服,不要穿緊身褲、牛仔褲、尼龍內褲及褲襪,保持身體干爽、清潔。在運動或流汗后,應迅速沐浴、更衣,保持干爽。換下的衣服及時洗曬。
長時間久坐的上班族、司機、肥胖者、糖尿病患者、皮膚原本就不好的人、運動員、在高溫多濕的環境下工作者、經常穿緊身褲或牛仔褲者、手癬或香港腳患者、青中年男性及不注重個人衛生的人,是感染癬病的高危人群,在潮濕的季節尤應特別預防。
別讓梅雨天氣勾起風濕病
本來風濕痛、腰腿痛就是和季節轉換直接掛鉤的疾病。這是因為風濕性關節炎與大的天氣變化,如濕度、溫度、氣壓轉變都有關,這是因為不良刺激因素“攻擊”機體,人的免疫系統會做出自然應激反應。
風濕病原本常見于中老年人,但是最近幾年,風濕病的患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。一方面辦公室一族冬天為了風度不要溫度,夏季長期待在辦公室猛吹空調,另一方面,他們常久坐、久視,長期保持單一姿勢,局部肌肉過度受累,導致局部的氣血虛弱,就容易外感風寒,一到梅雨季節就開始發作了。大多數的風濕病患者對氣候敏感,梅雨季節更是風濕的高發季節,不管是新病號還是老病號,都要在梅雨季節做好關節“防御戰”,從日常生活起居中預防疾病的復發和加重。
在生活起居調理中注意保暖。夏季炎熱不可貪涼,應根據氣溫的變化而增減衣服,重點保護如腕、肘、肩、膝等部位,盡量用溫水清洗。注意居住環境的通風與干燥,盡可能改善自己的居住條件。不要在陰暗、潮濕的環境中久留,室內環境應暖和、干燥、通氣。加強鍛煉身體,適當運動。長期“靜養”會使肌肉、肌腱和韌帶軟弱退化,得不到充分的營養和代謝,而逐漸衰弱萎縮。
“霉”從口入易吃出腸胃病
梅雨季節腸胃炎的病人會較平時明顯增加。有的人是因為喝太多冷飲、更多的人是因為吃了變質或不潔的食物,造成胃腸功能紊亂,出現腹痛、腹瀉等癥狀。梅雨天氣容易導致胃腸功能紊亂,加上天氣濕熱也會引起不少人飲食習慣改變,如食用變質、不潔食品或吃大量冷凍食品,也導致脾胃受損而誘發腹瀉。
梅雨季節,大米、花生、黃豆等五谷雜糧,很容易寄生霉菌而生霉使食物變質,產生黃曲霉素,這是致癌的物質。還有吃剩的飯菜,因為含有水分,更容易腐敗變質。有些人看似珍惜糧食,吃了實則得不償失。
此外,過多飲用汽水等飲料會增加胃腸內的壓力,易誘發或加重原有疾病,如胃腸炎癥和十二指腸潰瘍,嚴重時可致潰瘍穿孔。
食物盡可能現做現吃,梅雨季節容易變質,不要隔夜食用。
熟食切忌放太久,盡量少吃生食品。要注意生熟食物分開,避免交叉感染;對一些已霉變的食品,不要吝惜,一定要及時丟掉,千萬不要持僥幸心理食用。
此外,在飲食方面應以清淡飲食為主,在適當進食優質蛋白質類食物之外,多吃一些健脾化濕的食物,如扁豆、薏仁、山藥、冬瓜等,還有一些如空心菜、芹菜、蓮子、蘑菇、銀耳、胡蘿卜、綠豆芽等黃綠色蔬菜和時令水果,切記不宜過食生冷、油膩的食物,以免助濕傷脾。
梅雨季節里,空氣濕度大、氣溫高,衣物等容易發霉。霉菌大量繁殖會危害到人體健康,皮膚病和其它一些疾病會接連而至,當梅雨季到來之際,可以在房中放置一臺除濕機進行除濕,高效除濕解決潮濕等現象。